節目報導

暨南大學電子報-休閒體驗園區創業經驗分享-「吟詩綠曲」
   從小父母靠種植茭白筍,拉拔五個小孩長大,茭白筍如同我的再生父母,又像是我的兄弟姐妹手足情深,我稱茭白筍為『六弟』,從小到大,為了一家人溫飽,記憶中,爸爸總是透早出門下田。不論風吹雨打,不論茭白筍葉割人,半個身子泡在水田裡,守護著我們從嬰仔到外地求學、結婚生子,無怨無悔,四十寒暑。現在孩子長大了,各自出外打拼也有了一技之長。爸爸把茭白筍以傳統行銷方式銷售,層層剝削才會到消費者手中,而到生產者手中利潤薄,小時候常跟爸爸下田,知道農夫的辛勞,風吹日曬雨淋是一定要的,怕的是大自然的劇變,心中常出現一個念頭,茭白筍可以有其它的價值嗎?可以讓利潤提高嗎?一直是我心中的痛…。
   我的個性本來很內向的。自己從小便負責家務,守著老家三合院的範圍,不像妹妹們比較活潑外向。入社會後擔任營建公司的會計,以為就這樣一輩子坐辦公桌。不料卻因為921地震,讓生命出現了轉折。恰好約當同時,我任職的公司也結束營業,我考進一家報社擔任業務,因此有了新的經驗,這才發現,原來自己也有「靠一張嘴吃飯」的本事。
   當年的921震毀了「埔里」的家鄉,環境變化很大。重建,是當年最重要的產業主旋律,同時也喚醒了自己的使命感,所以我常問自己:「有一天可以為父母,為家鄉作些什麼?茭白筍可以有其它的價值嗎?可以讓利潤提高嗎?」從小跟著父親下田種植、採收茭白筍,十分辛苦,父親賺得很少,大都被中間商賺走了。這次921的關係,喚起我想為家鄉的特產-茭白筍,找新出路的念頭。與擔任廚師的哥哥討論後,認為可以搭「韓流」風,嘗試把茭白筍(美人腿)做成泡菜。於是家人一同研發,從選材到醃製流程的多次試驗,終於製作出獨特的茭白筍泡菜,並取名「好茭情」打響名號,讓父親辛苦種植的茭白筍增加了數倍收益。「希望埔里茭白筍『茭心好作伴』,讓一輩子種茭白筍的父親多賺點錢,也刺激埔里的產業與觀光。

    茭白筍泡菜,有別於市場上的大白菜泡菜,跳脫市場區隔,結合地方特色產業,現已在網際網路頗受好評,且深受蘋果日報、中國時報、TVBS新聞台、青輔會-青春練習曲、大特寫節目、草地狀元、台灣尚青、客家電視台…各大媒體肯定報導。

     創業需有人才也要有資金,初期由家人提供資金創業,兄弟姐妹集資分擔,分工合作把握時間完成任務,時間就是金錢,配合政府推動精緻農業,地方特色產業之樂活農業,以結合南投當地農產品為主的產品,包含:茭白筍泡菜、茭白筍甜點、農夫體驗、茭白筍泡菜DIY、茭白筍特色餐、三合院民宿、金針心、咖啡、老菜脯、香茅…。幸好有相關單位的支持,以及許多委員的指導與建議,分攤了創業的路上艱辛,讓我們公司能更順利大步向前行。


     從創意料理為起點,我其實也不斷思考著「下一步」該怎麼走。事實上,因為茭白筍泡菜廣受歡迎,自家種植的產量已不敷供應,因此我轉而向鄰近農家收購,如此一來,社區經濟也就開始改善。接著,又將老家規劃成休閒農場,提供茭白筍等特色餐點外,並有烹飪、採筍…等DIY體驗課程,以及民宿服務。說到這裡,我特別提到父親起初一直反對「採筍體驗課程」,老人家怕遊客手腳不俐落,讓作物損失。這時因為周邊叔叔伯伯認同年輕人的想法,才幫忙勸說父親接受這項課程規劃。過去只是單純種田的父親,也因此成為「指導老師」,讓老人家非常高興!!希望能推廣生態農耕科技種植的茭白筍理念,讓茭白筍與大自然和平共處,田間的鯰魚泥鰍將福壽螺與害蟲吃光,自由飛舞的豆娘讓埔里沒有小黑蚊的蹤影,茭白筍田構成的濕地生態吸引候鳥一批批造訪。另外,更重要的,無毒的埔里茭白筍,生食清脆爽口,作為特色料理高纖健康,能成為受民眾歡迎的家常佳餚,讓埔里農家子弟都能獲得公平報償。

     「吟詩綠曲」休閒體驗園區,推出茭白筍體驗行程及當地農產品體驗,希望藉由體驗行程當中,可以體會務農的辛苦,也能體會天下的父母親為兒女無私的奉獻,時時刻刻懷舊著惜福感恩的心。吟詩出美妙的人生,經營這綠色的產業,為人生譜出美好的樂曲。讓到訪的朋友能夠輕鬆體驗農夫生活,享受太空漫步、DIY泡菜、茭白筍料理,或來碗百香美人剉冰,走到田野間傾聽週遭的蟲鳴鳥叫,光腳丫感受冰涼清澈的泉水,也能參加埔里特有的「茭白筍3D體驗」,讓自然氣息舒緩都市忙碌生活中的壓力與疲憊,帶著滿滿的趣味與知識回家。希望藉由推動3D體驗休閒農業,讓無法在下田耕種的年邁爸爸們,可以運用時間累積的茭白筍智慧,向來到埔里遊玩的朋友們說說田間故事。

     我也開始串聯社區規劃,把地方文史導覽融入遊程,目前正著手訓練解說員、收集整理家鄉的文物。甚至庭前那一棵老龍眼樹,也為它準備了祈福的故事和儀式,讓社區文化活起來。透過和夥伴的努力,以及民風傳統純樸的社區,最近也籌設了社區發展協會,支援社區整體發展的體制,像是關於埔里茭白筍品質為什麼特別好、它的品種特性、最新應用的光照技術等等,都不是三言兩語能介紹完的,平時就要特別準備。

      另一方面,考量人口高齡化,鄉村地區尤其嚴重,社區營造的行政或課程工作,正好也讓平日「沒事做」的老年人獲得充實利用時間的機會,為他們重新找到生活的自信和成就感。

     以前年幼時交通不便,老家離埔里市區很遠,上學、就醫都不方便,幼年時每到生病,免不了要喝一些村口關公廟的符水來治病。沒想到,因為自己創業,現在卻能因此間接帶動社區整體發展。兒時的夢想,其實就是希望家園保有樸實的風貌,但又能享有現代便利的生活品質,如今家園已經成為美麗的生態民宿,夢想已接近完全實現。

     回顧這艱辛的創業歷程,「堅持」和「耐性」最重要。當然,廣結善緣、尋求支助也是必須,除了親友力量外,勞委會、青輔會、縣市政府與鄉鎮公所,以及大學創業社團或一般創業協會等,都有專案資源,要懂得去爭取。像茭白筍泡菜的故事,就入選青輔會的《青春練習曲》節目,而廣為流傳。我覺得應該多多爭取參展曝光的機會,多交朋友、多爭取助力,人脈和機會才能蓬勃發展「越動,越有力。」您說是不是?

園區:埔里鎮一新里一新二巷11(近中台禪寺)

網址:http://ins99.smartweb.tw

FB好茭情,呷你博感情!:www.facebook.com/insfriend

EMBA 100宥岑

    吟詩企業有限公司負責人

文章出處

 
    * 最後修改時間:2013-01-24 14:00:22